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 ,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 ,约占脑肿瘤总数的 2 0 %。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脑膜瘤的术后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外科医生。长期以来 ,手术的切除程度和肿瘤的病理类型被认为是影响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然而 ,即使是SimpsonⅠ级切除的良性脑膜瘤术后仍有部分病例复发。因此 ,脑膜瘤术后复发应该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报道综述如下。1 治疗方式与复发1 1 手术切除程度对复发的影响 脑膜瘤通常被认为是良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膜瘤的首选方法。早在 1887年Tomson就进行了第 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脑转移瘤42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2周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3例(7.1%),明显缓解31例(73.8%);整体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颅外转移、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脑转移瘤手术后综合治疗状况是影响预后的因素(χ2=6.007~13.70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颅外转移(RR=2.302,95%CI:1.151~4.607)及是否采用综合治疗方法(RR=0.262,95%CI:0.118~0.58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合并颅外转移是影响多发性脑转移瘤预后的不利因素,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颅内动脉血管壁炎症反应的可能作用.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SHR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对照组)和去势后雌激素替代组(观察组),每组10只.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静脉血的雌激素水平,获取标本后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检测颅内动脉Willis环血管壁组织的核因子-κB (NF-κB)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 观察组的雌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化显示,在对照组血管壁NF-κB和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观察组;Western blot蛋白分析发现,观察组颅内动脉血管壁的NF-κB和ICAM-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雌激素能降低卵巢切除去势大鼠血管壁NF-κB和ICAM-1的表达,抑制血管壁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颅内动脉血管壁炎症反应的可能作用。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SHR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和去势后雌激素替代组,每组10只。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静脉血的雌激素水平,获取标本后分别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检测颅内动脉Willis环血管壁组织的核因子-kB (NF-kB)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 卵巢切除去势后雌激素替代组的雌激素水平较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化显示,在对照组血管壁的NF-kB和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雌激素替代组;Western blot蛋白分析发现,雌激素替代治疗组颅内动脉血管壁的NF-kB和ICAM-1表达明显低于卵巢去势对照组(P<0.01)。结论 雌激素能降低血管壁NF-kB和ICAM-1的表达,抑制血管壁的炎症反应。 [关键词] 颅内动脉;雌激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不同手术入路垂体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35例不同手术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鼻蝶窦入路术后并发症:尿崩症33例,低钠血症11例,高钠血症4例,垂体功能低下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15例,1例患者出现肿瘤残腔出血,2例拔除碘纱条出血,1例脑脊液漏,本组3例尿崩症患者需内分泌医师会诊,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其他患者均能及时控制尿崩症;经额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尿崩症17例,低钠血症8例,高钠血症7例,垂体功能低下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7例,1例脑脊液漏,本组4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尿崩症均伴有高钠血症。1例尿崩症患者症状好转,仍需继续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经鼻蝶窦入路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额入路组比经鼻蝶窦入路组行垂体瘤切除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剂量尿激酶配合地塞米松在脑室出血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诊断的52例脑室出血病人行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采用大剂量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脑室内灌注.结果:随访3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37例(71%),中残IO例(19%),重残2例(4%),死亡3例(6%).生存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情况:ADL1者14例,ADL2者21例,ADL3者12例,ADLA者2例.结论:脑室出血病人早期行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采用大剂量尿激酶灌注脑室内,可加快脑室内血凝块的溶解速度和清除时间,联合地塞米松(5mg)灌注脑室内,可减少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寰枢椎脱位或称为寰枢关节脱位,是指寰枢椎间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寰枢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解剖状态。寰枢椎脱位在国内及国际上有很多分类方法,国内应用最多的是根据其疾病进程及严重程度,分为不稳定(通过体位改变即可复位)、可复性(颅骨牵引可复位)、难复性(牵引无法复位需手术松解复位)及骨性脱位(骨性融合)。近年来枕颈交界区疾患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逐渐深入,脊柱外科同道对于寰枢椎脱位的认识也愈发全面。但是对于难复性及骨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目标仍存在较多争议。以往多认为寰枢椎的完全复位是外科治疗的终极目标,因为完全复位后延脊髓的压迫会得到彻底解除,颈椎的力线也会恢复正常。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疾病的病理解剖学因素限制实在不能达到完全复位怎么办?临床工作中因追求通过手术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而导致神经损伤甚至截瘫的临床教训时而有之。对于难复性脱位有必要为追求完全复位冒完全性截瘫的风险吗?部分复位可行吗?不复位、单纯减压是否可行?是否必须行风险较大的前路松解术?后路松解是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单一入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应如何选择?针对上述争议,我刊特邀部分专家围绕该内容展开讨论,以期为寰枢椎难复性及骨性脱位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Willis环的形态特征与脑白质病变(WML)关系,分析两指 标对静脉溶栓预后 1年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发病时 Willis环形态特征 与 WML关联性,并观察其溶栓 1年后的预后情况,同时纳入溶栓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本研究患者 232例,男 172例,女 60例,不同部位 Willis环变异的 WML评分高于 Willis环完整组(F= 5.594,P=0.003)。影响患者 1年预后不良(复发/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WML评分(rs=0.155,P=0.018)、 Willis变异(rs=0.162,P=0.014)、溶栓前血糖(rs=0.147,P=0.03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WML评分 (95%CI1003~1432)、Willis变异(95%CI1032~3497)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 关危险因素。结论 Willis环变异和 WML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 1年预后的不良(复发/死亡)危险 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